母亲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敬和珍爱的人,今日恰逢母亲节,那么我们不妨来聊聊,在中国历史中,各朝代对母亲的称呼以及这些称呼的文化含义和来源。
- 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当时人们对于母亲的称呼主要有“母”、“妣”、“萱堂”等,在这其中,“母”这一称呼最为常见,在《诗经·小雅·车辖》中就有“母曰贪,谁知其昏”这句诗句。“妣”则是用于描述已故的母亲的文学用语。而“萱堂”则是贵族阶层对于母亲的雅称。萱堂的意思是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
- 秦汉时期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对于母亲的称呼主要有“母亲”和“娘亲”两种。在《诗经》中,有“母氏”和“母”两种表述,而《楚辞》中则出现了“谷梁传”的“母亲,辞中之至亲者也”。同时也被称为内阁之人。所以秦汉时期“母亲”和“娘亲”成为了人们对于母亲的常用称呼。
-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母亲的称呼主要有“家家”、“阿娘”等,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母亲的敬爱之情。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写道:“鲁恭王子敬哀其母,故仁一至;晋大夫石崇弘大节,始于慈母。”这再一次表明了人们对于母亲的尊重和敬爱。
- 唐宋时期
到了唐宋时期,“娘娘”、“妈妈”这两个称呼开始流行,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交往中。
在唐朝时期,人们对于母亲的称呼主要有“娘娘”、“阿娘”等,而在宋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妈妈”这个词,同时也出现了“娘娘”的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娘娘”的用法也比较普遍。据记载,唐代慧琳所著的《一切经音义》释“老姥”注中,老姥又作妈,这便是“妈”这个字最早的出现。
-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三个朝代,对于母亲的称呼基本上继承了之前的称呼方式,主要有“娘娘”、“妈妈”、“家母”、“嫡母”等。其中,“家母”表示自己的母亲,“嫡母”则是指父亲正式娶的妻子,“家母”和“嫡母”的用法通常被认为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使用,而“妈妈”这个词则更偏向口语化的称谓。
6.此时此刻
到了现代汉语中,“妈妈”和“母亲”这两个称呼方式是最为广泛和常用的了,“妈妈”更容易表达出人们朴素、亲切和感性的情感,而“母亲”则更多的倾向于理性和尊重,更多用于官方、文学类场合。
这些称呼的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演进,更反映了人们对于母亲的感情变迁。母亲是一个柔弱却又坚强不屈的名字,她们用毕生的精力为我们付出,培育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时刻珍惜和尊敬母亲。
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送上我们深情的祝福和感恩之情,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