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县城不叫县城,而是叫县治,县老爷办公的地方叫公署,也叫县衙。那古代的县治一般长什么样子的呢?且听南靖考古君以明朝万历年间南靖的县治为例给您细细道来。
据南靖县志载,南靖县治自元至正十六年县尹韩景晦以小溪琯山“地僻多瘴”为由,向上奏请迁徙至“双溪之北”的靖城。嘉靖四十五年,知县林挺春又以“饶寇”经常袭扰为由,奏请将县治迁至“治县北一里许,在大帽山麓,碕山为城”。县治搬迁到山上后,县衙是安全了,但老百姓却不买账,交通不便,生活设施不配套,三十年间绝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不愿意跟随搬迁到大帽山,因此“垂三十载弗聚”。万历二十一年陈宗愈上任后,两年间行走于百姓之间,认真调研,广听民意,积极与上级沟通,终取得上级同意,遂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陈宗愈准生员龚希尚、张志、父老陈希韩等呈申请两院司道迁复旧地,咸报可。于是,始议版筑,自经始以至竣工,凡三月城成。”
历经三个月修复的城池是什么样子的呢?乾隆版《南靖县志》这样介绍:“周围六百二十七丈,高二丈四尺,阔一丈,敌楼十四座,窝铺十二间,门楼四座:东曰惠淑,西曰和义,南曰保极,北曰禔福。筑水关以泄涨潦,环城浚以濠。”在修筑城池的时候,陈宗愈也不忘在原城隍庙旧址上修建了漳南道公馆,收回布政分司改建了府公馆。此后,陈宗愈又于万历二十四年在县治北门内建了武庙、在圣宫前为节妇柯氏重建了慈节遗芳坊,万历二十五年在县学前建了崇正学坊、育真才坊。
城池复迁,县衙公署当然也随着迁回旧城,署址位于原儒学的地方。公署长成什么样呢?陈宗愈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描述:“邑治据城西旧垣,稍扩而东。外为大门,中为仪门,上为前后厅,翼以龙亭库、赞政厅、令廨。依前厅而西,一为宴居思政之地;一为家人居宅。吏廨十四,左右列相向。仪门东折为主簿廨,廨旁为土地祠;西折为典史廨,廨旁为福堂,吏舍亦环堵相绕。大门前隙地,左为旌善亭、阴阳学,右为申明亭,邮庐各一。藏府丽厅事之后,仓仍旧址,向仅预备,今益以常平。洞然岸然,崇库相阁。又度邑中为城隍庙,轩然俨然,揭度妥灵。”陈宗愈在开始动议复迁城池的时候,一直不忘建设学宫,以培养人才,所以在营建县治的同时,按照风水先生的建议“此地榜山前列,旺气居多,当有异才应期而出。”,就在原漳南道馆旧址上兴建了学宫。落成之日,蒋孟育还为之记,并勒碑竖于庙前。
城池建设渐成规模,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人口不断增多,成了当时漳州府远近闻名、比较繁华的“通都大邑”,陈宗愈自己记曰:“邑既成,睨其民百堵皆兴,鸿雁来集,服色器用靡缺,概之通都大邑”。至此,从明万历二十三年到民国二十七年(1595年--1938年)的343年间,南靖县治、公署就稳稳地屹立在双溪之滨,再也没有搬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