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初,人类遭遇了“石油危机”,有限的矿物能源无法逐渐无法满足人类的发展,于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又重回人类的视野,其中工作原理最为简单的风力发电备受人们的青睐,我国也不断斥资支持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风力发电看似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电能,而近几年有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提出,风力发电机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究竟是道听途说还是有理有据。
首先了解一下风力发电的原理
风力发电机一般有三片叶轮,叶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将风的动能转化为风轮轴的机械能,风轮轴又带动发电机运行发电。虽然叫它风力发电机,但是风又是由太阳照射后空气对流产生的,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以大气为能量转化媒介物的热能利用发动机。以目前的技术,仅微风程度就可以驱动风力发电机开始工作发电。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使用燃料,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缺点就是风电极其不稳定,“风轮一停,发电为零”,这对于稳定性要求极高的电网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所以可利用的范围也较小。
根据叶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风力发电机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水平轴是目前世界上利用率最高的,最大功率在5兆瓦左右。但国内外很多公司都在推行建造超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功率在10兆瓦左右,而且成本远低于水平轴发电机,所以水平轴终将被取代。
设置风力发电机的地方需要哪些条件?
每个地方每个季节都会产生不同的风向和风力,风力发电机最大化使用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它永不停歇地转动,所以选址时要选址较大盆地的风力进出口、较大海洋湖泊的风力进出口等。但是要避开国家级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地、矿产区、文物保护区、军区等,也要尽量避开村庄,进出道路,高速路口等。
风力发电机会对生态带来哪些影响
近几年生态环境保护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每年会有几十万只鸟类死于风力发电机的叶轮,他们觉得这样加速了濒危鸟类的灭绝,所以经常发起抗议活动。而且风机叶轮转动时会产生噪音,容易惊扰到低飞鸟类。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就在风力发电机站运行后逐渐从那个地方消失了。风电场的光源会吸引昆虫聚集,由此一些夜间鸟类就会接踵而至,不幸的鸟就会死在叶轮下。调查研究也显示风电场范围不再适合作为鸟类的栖息觅食场所,这样可能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当然,秉着一切由数据说话的态度来说,美国平均每年有10到44万只鸟死于风力发电机。但是死于高楼撞击的鸟多达5亿多只,每年被猫捕杀的鸟多达1亿多只,在死于人类活动的鸟中,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死于风机。所以风电机对鸟类的影响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风力发电机对气候会带来哪些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称,美国的风力发电场影响了当地的气候。风电场的风机旋转,带动了上层高温空气和下层低温空气的置换,并指出当地的温度提高了0.5摄氏度左右,增强了温室效应。还有一种说法是,风电是利用大气中的风能,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种能量的产生必然需要消耗另一种能量,风能作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一旦产生变化就会对气候带来更大的变化。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就有疑似风力发电机减弱了西北风的说法。但是“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影响的大小要看利用度有多少,虽然全世界到处都分布着大型风力发电场,但实际上人类对风能的开发是很少的。
在其他可再生能源中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利用率低,因为可再生能源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变化莫测的特点造就了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太阳能无法在夜间产能;潮汐能只有出现大潮时才能收集到能量发电;地热能资金投入大,效率低,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毒气造成空气污染等等。拿我国来说,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还存在资源和负荷匹配相对差的问题,而且部分地区消纳困难,目前我国电力需求放缓,装机量相对过剩,辅助服务政策不到位等。
在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似乎没有什么方法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凡事不能一刀切,风电场的确会对生态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影响是可以改善的,比如有人提出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设计,让叶轮旋转时形成鹰眼的图案,让鸟避开叶轮,降低鸟类撞击死亡率。所以只要尽可能地把损失和伤害降到最小,这项技术就能长久的发展下去,这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初衷。目前风力发电机造成的微乎其微的伤害来说,大可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