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战国时期秦国有三大水利工程:一是滋润成都平原“都江堰”、二是福泽关中大地的“郑国渠”、三是连接长江、珠江水系的“灵渠”。
四川成都都江堰:公元前251年,由秦昭王时期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设完全是顺应天地、河流走向而设计,“天人合一”理念最完美的杰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陕西富平郑国渠:公元前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专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按照《史记》记载,郑国渠流经陕西省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等县,绵延300余里,相当于124公里,灌田4万余顷(4万秦顷合现代2.8万顷,即280万亩),耗时10年完工。郑国渠的建成,使贫瘠的关中平原成为了富饶的鱼米之乡。
广西兴安灵渠: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首先是一项军事交通工程,是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创建。秦代以前,岭南地区为“徼外之地”,一直未纳入中国版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动了征服岭南的战争。为解决秦军后勤补给问题,秦始皇“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通过开凿灵渠,秦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后勤和兵员补给,最终于公元前214年统一了岭南地区。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而下面我们要说的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那就是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 三道河长渠、荩忱渠,属于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西起湖北省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号称"百里长渠", 至今仍灌溉着宜城平原30多万亩良田。
一、引水入鄢城
公元前279年,以白起为帅的北路军,走武关出秦国境,一路势如破竹。楚顷襄王想以割上庸、汉北之地的代价换取秦军退兵,但被拒绝。白起攻陷邓城后,进逼鄢城。
鄢城在今宜城市,为楚国都城。楚顷襄王为保卫鄢城,调动楚国主力部队全力固守。面对坚固的鄢城和誓死抵抗的楚军,白起想到了水攻——利用鄢城及其周围地理位置较低,以及周围河渠密布的有利条件,在距鄢城百里的现南漳县武安镇旁蛮河河段上垒石筑堤,开沟扩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
根据史书《水经注》的记载,白起修建了一条从西山引来的长谷水渠道。白起同时在城外建造了一个堰塞湖一样的水坝,以便拦截并蓄水。随后,白起又命令士兵挖掘引水渠道。在攻城的关键时刻,白起突然破坝放水,巨大的洪水从城的西侧涌入城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后来被称为熨斗陂。
然而,这场水灾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伤亡。北魏郦道元描述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
白起拔鄢之后,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都陷落。楚顷襄王仓皇出逃,把国都迁到了陈(今河南淮阳),国都继续叫郢。这一年,秦军向东攻占竞陵(今潜江一带)等地直到安陆;向西攻占了西陵(今宜昌一带),烧毁楚先王墓;向南攻占了巫郡、黔中郡,直至洞庭湖,并占领了沿湖地区。
战事结束后,鄢城划入秦国,秦以鄢为县。秦昭王以白起筑堰之旁的武安镇之名,封白起为武安君,所筑之堰命名为武安堰。
二、“战渠”变灌渠
尽管白起修建渠道的初衷是为了攻城,但在战争结束后,人们很快意识到了这条渠道的价值。他们以白起渠为基础,建设了许多陂塘,使得该地区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灌溉能力的大灌区。
“战渠”由此变为灌渠。在后来的一千多年,几经兴废。史料记载,唐大历四年(769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元大德九年(1305年)5次对长渠进行了较大规模地修整,明代中期以后渐废。
民国28年(1939年),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驻防宜城县,电请湖北省政府复修。民国31年(1942年),长渠复修工程破土动工。为了纪念张自忠,曾将长渠更名为荩忱渠(张将军字荩忱)。施工跨时5年,终因时局动荡未能修成。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26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第一次水利工作会议,通过修复长渠的决议。于1950年1月经水利部批准,并将其列为贷款工程项目予以支持。1952年1月,宜城、南漳两县投入4万劳力,动工修复。1953年5月1日,长渠修复工程完工。
三、造福一方的千年水利工程
长渠之初是一条因秦将白起以水代兵、水淹楚国鄢城而建的战渠。幸好战后,沿渠两岸的农民用此渠灌溉农田,将几十万亩丘陵岗野变为了沃土膏地。源于干戈的百里长渠,终为玉帛造福一方,升华为千年不朽的传奇。
从血雨腥风的水战之渠,到造福一方的水利工程,这条长渠不仅见证了社会的兴衰,也给后人许多警示和思考,其文物和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总结。
就文物价值而言,长渠由战渠变灌渠,形成至今已有2300多年。但以历代文献,尤其是《襄阳府志》《宜城县志》的相关记载,对照1938年经航空测量制成的地图,古今渠线基本一致,后来的勘探和卫星遥感图片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条绵延百里、至今还在福泽一方的古长渠,本身就是活着的文物和不朽的景观。
2018年8月14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的最终结果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市会展中心揭晓。襄阳长渠(白起渠)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浙江姜席堰同时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论历史,它有2300多年了,修建时间比都江堰都早23年,比郑国渠要早33年,比广西的灵渠要早65年;论贡献,它至今还在灌溉30多万亩良田,技术在当时也堪称惊艳。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唐代胡曾这首讲述长渠历经沧桑,默默养育一方百姓的《咏史诗·故宜城》,在南漳、宜城童叟皆知。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盛赞:“古渠废久人莫知,朱君三月而复之。沃土如膏瘠土肥,百里岁岁无凶菑。”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还曾为长渠撰《襄州宜城县长渠记》:“鄢入秦,而白起所为渠因不废。引鄢水以灌田,田皆为沃壤,今长渠是也。”
宜城市郑集镇皇城村,曾经是一个安宁的乡村。因为有了这条渠,这个村没有遭过旱,从没为缺水发过愁。百里长渠灌范围包括宜城、南漳6个乡镇及4个农场,面积达978.2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3.74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宜城。
宜城境内的长渠灌溉面积为30.3万亩,占全市农田面积的一半。因为长渠的作用,宜城自古被称为“天下膏腴”之地,解放初就出现了全国有名的“吨粮田”。
白起渠与一般沟渠不同的是,流经之处,沿线还串起了大量的水库和堰塘。以长渠鲤鱼桥水库为例,水库与长渠以沟渠相连,中间安有闸门。水库平时收集雨水,每年由长渠补充水源3—4次,确保水库可灌溉2.5万亩。如果说长渠是一条藤,沿渠与之串通的水库、堰塘,就是一个个“瓜”。这些“瓜”包括10座中小型水库,2671口堰塘。长“藤”结“瓜”的灵感也来自古人的经验。
《大元一统志》载有“长渠起水门四十六,通旧陂四十有九”,即指长渠灌区有49口堰塘与渠道相通,常年蓄水,忙时灌田。千万别小看了这些“瓜”的作用,在非灌溉季节,拦河坝使河水入渠,渠水入库、塘,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做到常流水、地表水全面运用,常年蓄水,不让水源白白流走浪费,扩大了水源。在灌溉季节,长渠供水给库、塘,多者三四次,少者一二次,库、塘循环蓄水,提高了库、塘的利用率。这样一来,整体工程实现了以多补少、以大补小、互通有无,平衡水量,充分发挥了工程的最大潜力。
正是沿渠水库、堰塘的有效利用,大大增加了长渠的辐射范围,使长渠的灌溉面积扩大了近10万亩。“直到今天,白起渠仍在采用这项技术,只是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轮灌的单位时间,从古代的一个季度或一个月,变成现在的精确到天,甚至具体的小时、分钟,哪块田需要,就能立马灌溉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