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五等爵位是指哪五等(五等爵位是怎么封的)

时间:2024-09-29 08:02:08

根据《通典·职官·封爵》里记载,华夏从尧舜开始就已经置五等爵位,到了商朝变为三等。

不过上古时代的历史无法考证,周朝以前也缺乏足够的文献支持,古代的爵位真正有切实记载,是从周朝开始。

武王立周后,按照等级和功劳大小设定了爵位进行分封,也就是后世所熟悉的公、侯、侯、伯、子五等爵位。

不过开始时,五等爵位是公、监、侯、伯、子五等爵位。

周公摄政期间,发生了三监之乱,也就是武庚之乱。周公将他们平定后,王室把爵位改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西周的制度是分封制。分封的对象并不全是王室同族,还包括了殷商的王室,投降的商朝贵族,还有一些存在的和存在过又被恢复的古国。

不同的分封对象,对应了不同的爵位。

公爵

能受封公爵的,主要有两种。

“王者之后称公”。

就是说祖上是王者的,后代可以封为公爵。比如唐公和虞公,是尧舜的后人,杞公和宋公,是夏启和商汤的后人。

《史记·周本纪》:“(封)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此外,虞公和召公是周王室先祖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子孙,虢公是周王季历的子孙,这些公爵都是祖上有人的。

“天子三公称公”。

“天子三公”,在《公羊传》《周礼》《逸周书》等史料中都有记载,起初是指的周公、召公、太公三人,他们分别担任太宰、太保、太师的职位,与周王关系非比寻常,享受公爵的身份和待遇。

这些公爵,大多被封在王畿附近,这也不难理解,周天子啥时候想见他们,招呼一声就能见到,有什么事要帮忙,他们也很快就能赶到。

但封在王畿附近也有坏处,就是离周王太近,封地太小,发展空间不大。

所以这些公爵,爵位虽高,除了宋国曾经疯狂了一把,没有一个发展成大国。比如虢国的国君虢公,历代都替周天子执掌六师,也就是周王的直属部队,但周天子的地盘就巴掌大,能有多少直属部队呢。而且他们的封地都在周天子的王畿内,疆域狭小,根本发展不起来。

但是,不是带个公字就是公爵,许多不是公爵的诸侯通常也称公,这是一种尊称而不是爵位的称呼。

如果你是齐国人,你就得尊称你的国君为公。好比总公司老总也是总,分公司老总也是总,副总也是总,如果你只是个小兵,这些你都得称呼为x总。

同时,如果生前不是公爵,死后可以被允许称为公。像齐桓公、晋文公等,生前都是以实际爵位被称呼。

《左传》晋侯、秦伯围郑。

里面就是称他们的实际爵位,分别是侯爵和伯爵。

侯爵

在周朝唱主角的,实际上就是侯爵,它是诸侯体制的核心。

前面说了,公爵其实只占分封中有限几个很小的比例,侯爵是其中的大头。

哪怕是周武王的亲兄弟,也是没有资格封为公爵的,于是他们就被封次一等的爵位——侯爵。

侯爵,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周天子的斥候。

《逸周书》:(侯)为王者斥侯也。

公爵的职责平时在朝堂之上,王畿之内。王畿之外,则要仰仗侯爵们,他们担负着王室屏障的作用。

周王的近亲属们,开国功臣们,大多被封为侯爵。

比如,姜尚被封在齐国,周公之子伯禽就国于鲁国,武王的弟弟姬奭封于燕国,文王的弟弟康叔封就国卫国,武王之子唐叔虞封于晋国。

侯爵的封地和公爵一样,都是百里之地。

《孟子》: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封百里。

《白虎通》:诸侯封不过百里。

除了在礼节上没有公爵尊贵,因为远离王畿,侯爵实际比公爵更具独立性和发展空间,所以这些侯国,在春秋战国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了当仁不让的领衔主演。

伯爵

伯爵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畿内贵族,在内服做官的,除了三公地位尊贵,其他大部分贵族,没有资格封公,也没有资格封侯,于是再次一等,就是伯爵,这种伯爵被称为畿内伯。他们在天子那里当官,为天子服务,王室则拿出自己直辖的土地封给这些伯爵,这些伯爵小小的封地基本上都在王畿与诸侯之间,差不多属于个荣誉称号,连组建自己军队的权力都没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文王之子,原、毛之后,世为王臣,仍为伯爵,或本封灭绝,食采畿内。

《国语·周语上》:“祭,畿内之国,周公之后也。

还有种是畿外伯。这种伯爵是有实际实力的。他们有的一开始就被封在了外面,还有一些原先也是畿内伯,逐渐发展起来了,畿内已经放不下他们,于是被外放,成为畿外伯。比如秦国原先就是畿内伯,随着周王室东迁,他们变成了畿外伯,以后秦国虽然发展壮大,但爵位始终没变,只是伯爵,直到最后僭越称王。

除了秦国,还有吴国,原先也是伯爵。

子爵和男爵

子开始是殷商贵族的尊称,并没有爵位。周朝建立后虽然也封过一些子国,比如沈国、郜国,但都是很小的一些小国,无足轻重。

相对来说,子爵主要是封给内附华夏的夷狄君主。比如楚国,就是在周成王时期被封为子爵,建立国家。

男爵的情况,也与子爵差不多。

以上是周朝开创之时的爵位,随着时间推移,周代爵秩等级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到后来,每个朝代都在周朝爵秩等级基础上加以变化,拥有自己王朝的特有爵位。比如秦朝有二十等爵位,汉朝增设了王爵,隋唐又变为九等爵制,明朝则革除子、男二爵,只留公、侯、伯三等爵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