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秦统一全国后的举措(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政策和措施)

时间:2024-08-20 09:16:36


1 “使黔首自实田”

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是由于统一战争过程中,土地占有情况变更较大,尤其是东方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秦国很难掌握。这次登记,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丈量土地

2 上农除末

秦统一六国后,李斯就提出:“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行“上农除末”的政策。他曾下令不断把农民迁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方去,用定期免除徭役的办法来加以奖励。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把3万户农民迁到了沿海的琅琊台,免除他们徭役12年。三十五年又迁3万户农民到丽邑(今陕西临潼县西),迁5万户到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都一律免除他们徭役10年。三十六年又迁民3万户到榆林(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黄河以北地),都拜爵一级。

迁徙农民的目的在于充实边地郡县的户籍,开垦荒地,发展生产。与此同时,秦始皇又采取打击不法商人的政策。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的琅琊台刻石上有“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碣石刻石又称:“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这里反映出秦始皇确实是实行着打击非生产性活动,鼓励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政策。这一措施对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经济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古代迁徙

3 迁徙豪富

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12万户迁到咸阳。三十五年,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此外,秦还不断强迫个别的豪富、贵族进行迁徙,如灭赵后,将赵王迁徙于房陵,并将当地的豪富迁于临邛。破魏后,又将魏的豪富孔氏迁于南阳。

秦始皇迁徙豪富的目的,一是在政治上对豪富进行打击。这些豪富虽然在社会大变动中丧失了政治特权,但经济上和宗法上还有很强的实力,他们是同中央王朝闹分裂的潜在力量,采取迁豪政策是为了从根本上使他们不能“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二是促进首都咸阳经济的发展。散居全国各地的豪富,都有大笔财富,也有丰富的经营之道,把他们集中到咸阳,对促进咸阳经济发展和增加秦王朝的剥削收入也是有利的。

各国钱币

4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秦统一前,货币非常复杂,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都不相同,计算单位也很不一致。如齐、燕等国主要使用刀形的刀币;魏、韩、赵等国主要是流通铲形的紵币(又叫布币);楚国使用郢爰和形若海贝的蚁鼻钱;秦国使用圆钱。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货币为标准,统一全国货币。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旧说20两或24两)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

统一度量衡制度是秦始皇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秦统一前,各国度量衡制度各不相同。秦统一后,秦始皇在统一货币的同时也实行了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具体内容是:以秦国原来的度量衡为基础,制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废除六国的旧制。新的度和量都以10进位,度的单位有寸、尺、丈、引;量的单位有合、升、斗、桶(斛)。衡制规定铢、两、斤、钧、石,24铢为一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官府制作统一的度量衡器发至全国,以作为标准器。为了有效地统一全国度量衡,秦始皇还采取了定期检查和大力宣传的措施,并规定对不按统一度量衡制度办事的人绳之以法。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措施是有力的,而且它的制度也比较合理和简单易行,因此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影响。在秦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各种度量衡单位的数值,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多变化,但各种基本单位及其相互的比值等制度都长期继续下来,而且基本保持着全国范围的统一,这也是秦始皇对国家统一事业的一大贡献。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异形和混乱,不但妨碍政令的执行,而且影响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即进行了文字的统一和规范化工作。宣布以秦小篆为统一书体,罢“不与秦文合者”。令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小篆书体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既是儿童初学的识字课本,又是推行小篆标准的文字范本。与篆书通行的同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又创造出一种比小篆更加简便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秦始皇派程邈对隶书进行整理,在全国推行。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由古体转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

秦始皇统一文字,使小篆和隶书成为全国通用的字体,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国两千多年来汉语书面语言的统一,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文化古籍的保存和流传,尤其是对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幅员辽阔,在秦之后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文字发展有演变,但文字却始终是相对统一的,而文字的统一对经济、政治的统一和发展又起着重要的作用。

5 收天下之兵器,通川防,修驰道

秦统一的当年,秦始皇下令将缴获的六国武器和没收的民间所藏的兵器运到咸阳,加以销毁,铸成12个各重千石的钟鐻铜人。还下令拆除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阻碍交通的关塞、堡垒和长城,决通川防,并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驰道。这些措施,对于消除分裂割据,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

6 焚书坑儒

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向秦始皇建议分封诸子。理由是,中央权力集中之后,一旦权臣专政,皇帝孤立无援,应当分封子弟,自为枝辅。丞相李斯坚决反对,认为这是愚儒的复古思想在作怪,是以古非今,为了别黑白而定一尊,树立绝对的君权,遂建议《诗》、《书》、百家语一律交官府销毁。令下30日后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苦役4年。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官吏见知不举的同罪。想学法令的,以吏为师。

秦始皇招引方士为他求不死药。方士深怕获罪身死,有的逃亡,有的私下议论秦始皇的短处。秦始皇以诽谤妖言罪,命御史案问,诸生牵连达460余人被坑杀。

“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在于统制人们的思想。这种残暴的作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