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和字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天下大同,以和为美)

时间:2024-08-11 15:01:21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朝历代都绕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斗争在转。人们祈求“和”但斗争无时不在,可以说人们不是在斗争之中,就是在走向斗争的路上,有位伟人曾经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斗争是因为有对立,但是对立不能恒久的存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才能造成最美的和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那么“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又为什么说它是道之本性呢?

一.“和”字古义

“和”字出现较早,《说文》:“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和字的金文有两个,其一是

与现在的和只是左右换了个位置,右边的

表示果实熟了,累累硕果压弯了植株,左边的

表示口,粮食入了口物质文明有了保证。另一个是异体字

左边是言右边是口表示言论不同而协调之意,言论自由,人人有了说话的权利,人人都可以明明白白的表达自己的心声精神文明也有了保证。而在古籍中,“和”多写作“龢”。《说文》:“龢调也,读与和同”。而“龢”又从“龠”从“禾”。《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孔,后来发展为多孔,即今所谓的排箫。“龢”以左旁的“龠”表形,以右旁的“禾”表声,表示吹时,从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以调和众声,也可以“过度”解读为左也龠右也是禾,不过一个是精神一个是物质。从上面的分析可看出从古至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直是国家存亡的重中之重,如何协调自身与二者关系就至关重要了。

二.儒墨法论“和”

先秦是个政局大动荡、社会大冲突的混乱时代,“和”就欲显珍贵。于是先秦诸子就各自提出自己的维“和”主张,如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是说“和”不但要以礼为约,无论大小事情都要做的“小大由之”而且不能搞一言堂;

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和,庶民阜”是说“和”不但要人人平等的“吏民和”、“上下调和”而且要四海之内皆兄弟;

法家的理想社会亦要求“上下调和”但必须有“形名参同”也就是法制的参与,认为法制才是促进社会之“和”必须的有效的的手段。

三.道家论和综述

道家(本文所论均指先秦之道家)认为“和”不能只关注人与社会,还要兼顾人与自己及人与自然。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出于史官,是说道家的先驱任务大多做过史官的工作。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故而他们了解历史、理解历史、总结成败得失教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为治世服务。后继者更深入“秉要执本”,提出自然清虚、守柔示弱之道,这应该是指老子与关尹子,虽然愈加的关注个人的修炼但还能看出对入世关切。

及到“绝去礼学,兼弃仁义”的 “放者”庄子,在传承生成本源论的同时,又给予形而上本体论以逻辑论证,更进而由养生养性下探到心性说, “入世”不仅在表层上已经荡然无存更是成为其调侃的对象(这也可能是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吧)。

从道家的这段小史中可以看出,道家从关注“治世之和”到“治世之和”与“人与自然之和”兼而顾之再到“人与自然之和”,“和”是其永恒的主旋律。下面以《道德经》与《庄子》分别简要论述。

四.老子论“和”

和字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七次,虽然出现的次数不多,却意味深长,分别是:

第2章:音声相。大意是互相对立的东西,实际是后人“自扰之”,他们本然是混同的、是合一的、是圆融的。

第18章:六亲不有孝慈。大意是“孝慈”看起来高大上的好品德,实际上是因为家庭不和睦的产物。

第79章:大怨必有余怨。大意是调和大的怨恨,必定会有后遗症。“乡愿”式的调和完全没有触及事情的根本,解决的办法是“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呢?应该都不是。而是不接怨,以平和之政无为而治。

第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大意是阴阳激荡形成动态的和谐。

第55章:终日号而不嘎,之至也。知曰常,知常曰明。大意是孩子哭的时候三个丹田(下丹田关元、中丹田、上丹田印堂),还有百会穴和嗓子都在动,而且频率相同,极度和谐。故而说“知和曰常”,老子在16章又说“复命曰常”。常是指事物的规则、规范、本然之性。“知和”与“复命”从不同侧面说明道的本性是和谐的。

第56章:其光,同其尘。大意是人和人以及人与社会经过磨合消解,“泯然众人”。人在换种,心超物外。

其中第42章、第55章、第56章三处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分别以“冲气为和”与 “婴儿至和”与“中心愿和”来说明“和”,都是在谈谐调、统一、“混成”的状态,相得益彰的自然而然。“冲气”是万物之开端,万物莫不含有负阴、抱阳两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混成统一又独立不改,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以达到“英华昭著,秀实生成”之美丽景象。婴儿是人之开端,但却有“不知不识,神全而机忘”的“以神为主”;“骨弱筋柔而握固”的 “以精为卫”;“心本不动,而无哀伤怨慕”的 “以气为守”。和光是就“复归其明”与“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两方面来“混成”,回归到 “常、明”之本根。 “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独立在内的动态永恒性。

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存在的矛盾,对社会上存在的占有、掠夺、欺诈、征战的状态极为悲愤,把统一看成他所要追求、所要恢复的事物的常态。

(此处引自车载《论老子》)

五.庄子论“和”

和字在《庄子》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和”的思想重点体现在《齐物论》中的“三籁”、《天道》中的“三和”、《天运》中的咸池三部曲。

三籁即人籁、地籁、天籁,人籁是比竹之和,地籁是众窍之和,天籁是自然(自且然)之和。但三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如果是无心的、无为的,人籁、地籁亦是天籁。无“我”即天籁,天籁即是天地人互相交合发出的和谐统一的篇章。

三和即天和、人和、心和,《天道》篇中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天和”即“天合”,天人合一,人天之和也。“人和”即“人合”,与人和善、与天地合德则天下均平谐调。“心和”则是庄子内圣之学的核心,是“吾丧我”,是“心斋”,是“坐忘”,是“游心乎德之和”。

咸池三部曲即第一部曲“奏之以人,徵之以天”、第二部曲“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第三部曲“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第一部曲以人事之和为主题,“顺乎天,应乎人,行于礼,忘乎本” ;第二部曲以阴阳之和为主题,重在变化,但是变中有常,而且形式多样、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变化其一,不主故常);第三部曲以自然之和为主题,其声调如万物混杂相逐,不知声之所出;乐声振扬奔放,意境幽深难闻;乐曲旋律宛转悠扬,“不主常声”。

对于“和”的理解与其自身的经历分不开的。

对于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老子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政治,对治国安邦提出了“无为”、“不争”、“柔弱”、“处厚”的维和主张,希望能后消除社会动荡,促进人类和谐相处;

庄子则因为对当时污浊的现实和严重的社会矛盾的极度失望(其所处社会环境比老子是更是恶劣百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成了其理想的追求(“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见《天下篇》),于是把重点放在了一己的养生、保身、达生、全身上面。认为离社会政治越远越好,这样才能更好的悟“道”,达到“天和”的“心和”之“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说“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衰默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庄子大抵也是如此,冰冷的智慧背后藏着一颗受伤且火热的心。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和”的观念,诸子各家一支赞同并力加倡导,不过在思想角度与实行的方法各有不同。而道家的“和”主张则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从关注人与人到人与社会最后到人与自然,但并没有停留在“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宇宙和谐之中而自己逍遥,最终依然踏踏实实的落在了地面之上。可见追求“和”是人思想的主要部分,是人所赞美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人提倡的生活态度,是理想的社会形态。

六.“和”道之本性

至于“道”,因为所述文章较多,这里只想引用《庄子﹒知北游》中的东郭子问道: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无处不在,道既存在于上文所述的风中、空中、音乐中、阴阳之中、自然之中,道还是风、天空、音乐、阴阳、自然、郁郁黄花。“和”是其存在的自然状态,“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故曰“和”是道之本性,反过来无论是“人和”、“和谐社会”还是“和谐世界”莫不以道相通。

总之,“和”是道之本性,是道之德性,是“十日并出”,是“吹万不同”,是人类世界本然的多彩多姿的自由展现。